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在风吹大地、万物复苏的春天,人们很容易伤风感冒,而且也很容易出现各种疮、疹、癣等皮肤病,为什么?
因为风邪!
《黄帝内经》载:“风者,万病之始也。”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因中,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。据调查,有90%的气管炎、肺炎、肺气肿和70%的感冒与风有关。
有句老话叫“神仙都怕脑后风”,说的就是初春时候。为什么此时最怕风吹?
中医认为,初春,人的毛孔已经打开,但阳气还没有充分到达体表,抵御外邪的能力还很弱,一不注意,风邪就会乘虚而入。风邪由浅入深,最开始会进入人的肌肤之间,影响毛孔的开合,这时发病主要表现为伤风感冒,症状以高烧、怕风、自汗、肌肉关节疼痛为主。
要是自己不当回事,把感冒拖上一拖,风邪就会继续深入,随着天气变热,风邪与热邪交织,表现在体表会出现各种疮、疹、癣等皮肤病,这也是为什么春夏患湿疹、皮肤癣的人特别多的原因。很多都是因为在初春没有捂好,身上受了风邪的缘故。
我有个在国企当老板的病人,今年总是头痛,每次头疼起来都说自己简直想撞墙。来我这里之后,用针灸、放血的很快就帮他把头痛止住了,可没几天他就又头痛了,只能再来我这里。我先给他止了痛,然后问他是不是经常被风吹到头,受了风了。
果然,他们单位刚搬了新的办公室,因为房子是新装修的,味道特别大,必须开窗透气,所以,整个办公楼都天天开着窗户,而他办公的地方正好后脑勺对着窗子。找到问题所在后,我让他暂时挪一下方向,别把头对着窗户,后来他的头痛就再也没有犯过。
那怎么防风邪呢?记住一个重要的位置——头部
防风邪先护头
1.保护好后脑勺
防风邪尤其要注意不要让风吹到后脑勺。头为诸阳之会,“巅顶之上,唯风可到”,头是人的巅顶,这个地方很多邪气自己是来不了的,风邪却容易通过后脑勺钻进来。风邪来了以后,还会拉帮结伙把别的邪气像寒气、湿气、热气也一起带过来,对的伤害特别大,而且去除不及时,特别容易造成顽固性头痛。
2.避免风吹头部
大家一定要避免风吹头部,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把窗户关好。平时出门时最好戴顶帽子。“针眼大的缝,斗大的风”,哪怕只是一个小缝,缝里面吹进一丝风,都能吹出顽固头痛、肩周炎和颈椎病等疾病。
除了防风邪,我们还要学会祛风邪,祛除体内风邪,方能气血通畅百病不生。
五招祛风邪
1.祛头风
风邪侵袭头部的症状为头胀、头痛,严重的还可引起眩晕。
支招:
吃川芎鱼头汤
洗净的鱼头要用盐与酒腌渍一下,再放油锅里略煎,完了与川芎、白芷、红枣、生姜、瘦肉一块,放在汤煲里,加入烧开的沸水,武火烧开改文火煲两小时。川芎与白芷搭配,最适用于血虚头痛,可以祛风热,祛头风,治头痛、偏头痛、脑胀晕眩、用脑过度等。
2.祛耳风
风邪侵袭耳窍的症状为耳鸣、听力减退、耳痛,用手触摸头面、耳部时有异常感或引起耳内作响。
支招:
按揉耳门穴
可用导引法祛耳风,顺时针按揉耳门穴(耳屏上沿前方,下颌骨窠状突后缘处,用力按有酸、胀、痛感)每次5分钟,一天3~5次。
3.祛肺风
风邪袭肺多见咳嗽、痰多、喘息或气急等症。
支招:
食用核桃芝麻糕
将核桃250克、黑芝麻100克捣碎,加入一勺蜂蜜、两勺水拌匀,放在蒸笼里蒸20分钟即可,每天早、晚各吃10克,15天为一疗程。
4.祛心风
风邪入心的症状为胸闷、心慌、心律不齐等。
支招:
食薤白田七鸡肉汤
将红枣4枚(去核)、田七9克(粉碎)、陈皮6克、鸡块500克放入瓦煲内,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,改用文火煲两个半小时,加入薤白10克、适量盐、米酒,稍煮片刻即可,每周食用1次。
5.祛肌风
风邪侵袭肌表的症状为肌肤干燥、过敏、瘙痒、皮炎等。
支招:
防风煎水
荆芥、防风、苦参、丝瓜络、蛇床子、当归各30克,水煎取汁1升,10~20分钟,每日2~3次,连续5~7天。
本文专家观点
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医师 董峰
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李显筑